科研界“帽子”乱飞,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3-19 10:09:54   阅读量:0

当戴“帽子”,论头衔成了人才选拔的主流,对于那些“戴 不上帽子”的科研工作者,科研之路还能走多远?太多的“帽 子”里头掺杂了很多虚伪的面孔,导致含金量很低。其实, 论人才不要看“帽子”,而应讲“代表作”。

撰文/林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编辑/吉菁菁

“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如今,在中国科研界,科研人员要追逐的“帽子”太多。可你要没有各种“帽子”就很难办,你就没有生存之路,这种“帽子”乱飞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

为什么会有“帽子”争夺战?其实,原本有“帽子”的动机是好的,希望能选出拔尖人才。但是拔尖的结果是大家都为了争“帽子”,而不踏实工作了。从小开始当少年科学院士,拿各种大奖,争各种“帽子”,这样一个人负担就比较重,不能踏实学习。

▲为了吸引人才,各省市和许多高校都推出了不同种类的人才计划。然而,由于政出多门,定位重叠,一部分人才计划在一些地方和系统客观上形成了“帽子工程”。由于这些“帽子”与科研资源、职称晋升、评奖待遇紧密挂钩,从而引发抢“帽子”,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浮躁的学术风气。

当戴“帽子”,论头衔成了人才选拔的主流,对于那些“戴不上帽子”的科研工作者,科研之路还能走多远?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会让大部分人失掉了信心。最后,争“帽子”就变成了不再是科研水平问题,而演变成了拉关系。如今,太多的“帽子”里头掺杂了很多虚伪的面孔,导致含金量很低。因为每一顶帽子,都与待遇、职称、科技资源等紧密挂钩。比如现在各大高校会根据你戴的“帽子”出钱。比如据报道,2017年,对于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单项资助额度为400万元,对于优秀青年基金单项资助额度为130万元。

我发现,有“帽子”的太多人,绝大部分都是写了很多文章,在单位关系好,推荐单位有影响等等。但是他们的文章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这样确实非常不合理。如今,太多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就想写很多论文,搞很多关系,能够得到一顶“帽子”赶紧戴上。这个现象是我们中国特有现象。这样的好处在于促进了竞争,坏处在于大家都在做表面文章,不会有好的代表作。因为一个好的代表作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出来。

其实,论人才不要看“帽子”,而应讲“代表作”。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研究的东西,搞清来龙去脉,并且把他自己知道的东西变成社会公共的财富,这就是人才。一个好的代表作,不是说你的文章发表在哪,或者你得过什么大奖,有一个什么样的头衔。而应是这个代表作,能解决比较重大的问题,并在国内国外产生重大影响。有这样的代表作的人,有没有“帽子”都应该算人才。

可如今为什么我们的科学无法回归理性呢?说穿了就是我们没有自己的顶尖专家。我们的专家不能判断一个人的水平高低,只能看论文的多少,刊登在什么杂志上。而俄罗斯自己就有很好的专家,不承认外国的大奖,也不承认科研人员在外国发表了多少文章。他们的专家认为,一篇好的论文应刊登在本国杂志上,否则就不承认。他们评判论文的标准,都不讲世界水平,而是讲对自己国家最有利的东西。这说明俄罗斯科研水平高,他们自己有信心评价自己的工作。

而我们现在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没有自信,担心自己没有水平评不了,只能靠外国人评价。但靠外国人评价就会很不公正。比如有些科研领域,他们做了就好,你做了就不好。跟着他们做就好,不跟他们做就不好。

当然,我们要承认,国外科学家的总体水平确实都比较高,特别是欧洲。欧洲人研究科学的历史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他们积累很多方法论、哲学思考。而我们的科学历史很短,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当然做不到这个程度。现在我们国家高校队伍里的很多专家还都是外国花盆里头栽的花,未来我们会像科技部长所说的,先有跟跑,然后一起跑,最后再领跑。现在我们慢慢地在自己培养,也在慢慢地好起来。虽然已经好了很多,但是还不够。

如今,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慢慢好起来了,可以让人才安心工作,可以做好的科研。其实,想成为人才,科研人才也需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过去讲:“十年磨一剑,不敢试锋芒;再磨十年后,泰山不敢当。”我们得有这种决心,面壁十年,拿出自己最核心的“代表作”。■(整理/记者 李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