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能圈钱、能烧钱的企业都配叫“独角兽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4-10 15:52:49   阅读量:0

“独角兽”既然是稀罕物,就必须经历市场洗礼、锻造才可能产生。真正的“独角兽”必须是那些实实在在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科技企业,这才配得上高估值水平。

评论员/柯观 编辑/吉菁菁 供图/视觉中国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科技部权威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一时间引发大量关注和转载,但上榜公司的实力和资质却引发了业界和网友争议。随后科技部官方回应称并未参与评选和发布“独角兽”企业榜单,参与发布的主体其实是一家民营机构和科技部火炬中心(科技部下属事业单位)。

尽管是个乌龙新闻,但在其发酵的几天之内,已经有无数企业、机构和媒体蹭到了“独角兽”的热度,一时间好像满世界都是“独角兽”。

近来“独角兽”相关热度持续走高。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被解读为“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的实质性破冰;此外,还有创投基金持续调高“独角兽”企业估值,投资者对拟上市的“独角兽”企业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各方对“独角兽”企业期望之高、关注之切,似乎昭示着“独角兽”企业井喷的黄金时代就要来了。

“独角兽”一词源自欧洲神话中的神兽,寓意稀有、高贵。2013年,美国一位著名投资人将私募和公开市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然后这个词就迅速流行于硅谷,并且出现在《财富》封面上。根据现在国际投资界通用的观点,“独角兽”企业要满足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属于初创,一般不超过10年;二是估值在10亿美元或以上。

在中国,“独角兽”企业也倍受关注,不仅年年各类机构发布榜单,媒体及投资界也给予了很多热情。各地方也以拥有“独角兽”企业为荣,并以培育和引进“独角兽”企业作为产业升级或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年年末,由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上榜中国企业共120家,总估值近3万亿元人民币。但这一数据与全球知名风投调研机构CB Insights以及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有很大出入。CB Insights报告称,截至2018年2月底,中国共有62家“独角兽”,数量仅次于美国(113家)。

尽管各机构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数据不尽相同,但基本也能反映出一定的行业发展特征,比如互联网金融或服务领域,就有如蚂蚁金服、美团点评、饿了么、滴滴、摩拜等一批知名企业经常上榜。这类企业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借助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平台,通过先进的商业与服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金融、餐饮、交通等行业。

但更具技术含金量的还是互联网、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相融合的行业,比如智能手机方面有大批粉丝的小米、魅族,无人机领域的大疆、智能汽车领域的蔚来。还有一批社会知名度不高,但却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独角兽”,如人工智能方面,Face++、商汤科技、寒武纪科技分别在人脸识别、图像识别、智能芯片等领域构建起声誉。大数据方面,数梦工场、金山云等依托关联方优势分别在政务、企业、视频等领域构建起了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模式。

“独角兽”企业的快速涌现与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密切相关。作为创新大国,美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排名全球第一。而中国近年来创新环境不断改善,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角兽”企业的诞生,从各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看,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现有“独角兽”企业第二多的国家。

面对“独角兽”火热的行情,也有专业人士颇感担扰。其中一点就是觉得很多名列榜单的“独角兽”企业盛名难符,华而不实,主要精力花在了“烧钱”、融资炒作、公关评估机构,争着进各种榜单等方面,而对于事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培育与拓展、技术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商业模式改进、管理水平提高等并不十分在意。

事实上有一部分“独角兽”企业就是靠烧钱起家,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烧钱过火,靠低价、补贴等手段难以维系客户群体,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独角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毒角兽”。

也有不少人对于“独角兽”遍地开花感到疑惑。似乎只要找准了平台,创造出了一个模式或概念,就能吸来投资,继而烧钱、炒作,上榜单,得到市场的高估值,然后一个新的“独角兽”企业就诞生了。

这样的“榜样”显然并不利于激励创新。在一些初创企业内,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每天最关心的就是本企业的市场估值,如果达到了心理预期,则好迅速转手卖掉变现,哪里还有心思踏踏实实搞创新。

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真正称为“独角兽”?这次的《意见》把试点企业放在明确的区域中:应是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属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且达到相当规模的创新企业。

有专业人士认为,“独角兽”既然是稀罕物,就必须经历市场洗礼、锻造才可能产生。在此前提下,“独角兽”既不可能大批量人工“繁育”、催熟,也不可能根据几个僵化指标和评比活动筛选出来。真正的“独角兽”必须是那些实实在在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科技企业,即便短期没有盈利可能,长期也必然会走上高盈利、高技术的发展轨道,这才配得上高估值水平。

对于中国的“独角兽”企业而言,追求的也绝不应是眼前的“榜单”“估值”,而是持续强化内功与创新,走出相对封闭或受保护的市场环境,放眼全球去参与竞争,并建立独一无二的技术、商业模式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