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老鼠肉营养价值能顶两斤鸡肉?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04 15:39:40   阅读量:0

记者/何从 编辑/刘昭

流言:一则“活剥老鼠”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里除了现杀老鼠,宰杀者还称这种鼠肉“一斤营养抵两斤鸡”!

真 相老鼠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但营养价值与其他鸡肉、猪肉等常见肉类差别不大。无论是生长在田间山林的鼠类还是各类城市家鼠,只要是食用野生动物都存在感染疾病或寄生虫的风险。

据悉,视频中的老鼠是褐家鼠。褐家鼠是一种常见的老鼠种类,栖息地非常广泛,在城市、农村都有,河边草地、灌丛、庄稼地、荒草地等均可生存。城市里大多数生长在居民区,主要栖居于人类住房和各类建筑物中。

虽然老鼠肉不能算作大众美食,不过以广东、福建等地区为主,还是有部分群众认为鼠肉是一道美味,甚至经常吃。民间也有“一只老鼠顶三只鸡”“鼠肉有美发、生发的功能”等诸多说法。那么老鼠肉是否真的很补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老鼠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肉类,口感确实不同于猪肉鸡肉等。至于是否美味就得看个人的口味了。而且老鼠繁殖快,如果能作为人类的肉食来源之一是很好的。

“从营养学角度看,鼠肉所含各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跟其他肉类大同小异。但至于说一斤鼠肉顶两斤鸡肉,这个恐怕就言过其实了,就算老鼠肉蛋白质含量高,也到不了等于两斤鸡肉的程度。此外得把营养和安全风险分开看待,尽管说老鼠肉营养不比其他肉类差,但安全都不能保证的话,就不要讨论营养的问题了。”

至于有部分商家为了推销鼠肉,打出来“一斤鼠肉顶两斤鸡肉”“吃鼠肉可以美容”等招牌,范志红表示,这是既没有任何理论根据,也没有任何实践结果的纯广告宣传,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欺骗的手段。

范志红表示,如果老鼠是在人类严格控制下的干净卫生的环境中生长的,那么当作肉食来源之一没有什么问题。关键是看有没有经过正规检疫检验规范流程,检验合格后才能保证肉源的质量。不仅仅是鼠类,对于我们常吃的猪肉、鸡肉等,也是推荐食用经过检验的、正规养殖场养殖的肉类。鼠类是多种人畜共患病菌的中间宿主,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经检疫合格后,才能进行运输销售。

“如果是正规养殖的竹鼠等,那是可以食用的。但是从卫生防疫等角度,希望大家不要吃来路不明的野生老鼠。第一个是没有经过检疫,第二生活环境不一定能保证安全性。”范志红表示。

多种病菌不但存在于老鼠的唾液、内脏和粪便中,还存在于老鼠的皮毛和血液中。生活在农村田野里的田鼠和竹林里的竹鼠,也许比生活在城镇垃圾堆和下水道中的家鼠干净些,但依然是带有一些病菌的。假若老鼠把慢性鼠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吃入体内,人碰巧食用了这类老鼠的肉,毒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便会进入人体,导致人慢性中毒。

柑橘内出现白色蛆虫
误食危害心脑血管健康?

近期,一段关于“柑橘里吃出白色蛆虫”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视频中,一名男子从剥开的橘子中挑出了数条蠕动的白色虫子,并大声惊呼:“这还敢吃吗?这不是要人命吗?”随后,男子还用手指着橘子中的小虫,多次强调这是“草菅人命”,同时还提醒网友:“你们看看,现在为啥有这么多心脑血管病,吃这些东西不得病才怪。”

橘子中的白色小虫究竟是什么?真的会危害人体健康吗?12月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通过官方平台“中国食事药闻”发布辟谣文章指出,白色虫子为实蝇,是柑橘树上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实蝇本身并不含有害物质,且人体的胃酸可杀死幼虫,如果不小心误食,并不会妨碍健康。

对于柑橘中常见的“实蝇虫害”,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许文耀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通常在柑橘未成熟时,蝇卵从表皮进入果实内部吸食果肉,直至长成白色虫子。一般用化学药物防治比较困难,目前多采用套袋、生物农药等方式进行有效防治。

此外,专家还提醒,实蝇本身并不含有害物质,只是对农作物的生长具有较强的危害,影响果树收成。误食实蝇后对人体并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柑橘对人体心脑血管造成危害”的说法过于危言耸听。另外,真正流通到市场上含有实蝇的柑橘很少,遇到此类橘子也是极小概率事件,消费者不必过于恐慌。

“橘子生蛆”的传言已不是第一次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席卷网络。2014年时“橘子有虫,一口吃进千条”的传言又出现在网络中,传言称一位大妈买到全是白虫的橘子,而这种东西一旦被人吃下,就会进入血液系统,影响脑部功能。当时媒体就已对此进行过辟谣,橘子中的白色虫子与人体寄生虫是两个概念,普通橘子中不会带有上千条白色小虫,而人误食后也不会有太大危害。■(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众号)

1:1:1黄金比例调和油更健康?

所谓1:1:1脂肪酸黄金比例,只是一个歪曲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而制造出来的营销噱头。对于各类脂肪的推荐摄入量,指的是来自于所有食材中的各类脂肪总量,而烹饪用油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调和”它的脂肪酸组成,并不能决定人体摄入的脂肪酸组成。(来源:全民较真微信公众号)

喝酒能防冻疮?

喝酒防冻疮并没有科学依据。喝酒会使人体血管扩张,进而加大人体热量损失,而且饮酒后人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如果不注意防冻,还会产生相反且更严重的后果。此外,长期饮酒可以导致肝脏损伤,血压升高等,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来源:蝌蚪找真相微信公众号)

壳上长斑的鸡蛋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一说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鸡蛋长斑是鸡蛋异常的一种表现,跟感染沙门氏菌没有直接联系。蛋壳颜色异常所涉及的原因有很多,可能跟家禽的营养、输卵管炎症等很多因素相关,也可能与遗传、气温、湿度、储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相关。(来源: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