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忠:大血管保护神

来源:    发布日期:2014-11-04 14:02:59   阅读量:0
  人体中血液循环的主干线也就是大血管,它是指心脏直接发出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而主动脉夹层就是指这段主动脉血管壁出现了分层,血液进入了血管壁之间的组织。
  
  这种疾病极其凶险,血液淤积在“假腔”中,使血管呈“瘤”样膨大。它虽不是肿瘤,但由于随时可能破裂出血,因此凶险程度超过任何心脏疾患,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大血管疾病。在发病48小时内,一半的患者可能死亡,其后每增加1小时,死亡率增加1%。
  创新组合孕育出“孙氏手术”
  
  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人数也猛增。据估计,我国每年新发主动脉夹层超过20万人,主要发病人群为40~70岁。我国上世纪在这类疾病方面能够借鉴的经验寥寥无几,而且国外手术方法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效果也不好,死亡率高达20%。对于这种高难度手术,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中心主任,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主任的孙立忠却另辟蹊径,孕育出“孙氏手术”。这个手术方法,不但是孙立忠创新的一个高峰,更是中国大血管外科发展的里程碑。
  
  截至2013年4月,“孙氏手术”已在国内60余家医院得以应用,完成手术8000余例,并在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国家手术200余例。孙立忠自己带领的团队完成了2000余例,总成功率达96.2%,享誉国际学术界。
  
  孙氏手术的学术名称叫做“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这项手术主要治疗的是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之所以叫支架象鼻手术,是因为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很像一根弯曲的大象鼻子,或者说像一根弯曲的拐杖头,经主动脉弓远端置入一根支架型人工血管,就像大象的鼻子。
  
  孙立忠说,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步骤之一,将病变的主动脉弓用一段人工血管替换掉,远端置入一段人工血管。但以前的手术材料和方法效果都不理想,创新的思维又在孙立忠的大脑中不断酝酿。终于,2003年,孙立忠从抗击非典的前线撤下来,在宾馆隔离休整时,一个大胆的想法逐渐在孙立忠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
  
  他将国外用于治疗真性动脉瘤的象鼻技术创造性借鉴了血管支架的放置原理,设计了支架型的人工血管和及其输送装置。
  
  孙立忠说,“这两项技术的创新和组合,才是我的‘孙氏手术’。”采用这项新的手术方式后,主动脉夹层手术20%的死亡率,很快就降到了5%以下。
  
  由于手术效果好、适应症广泛,“孙氏手术”很快成为国内复杂型A型夹层标准术式。来自世界各地的心血管医生,也都来向孙立忠“取经”。2009年,来自巴西、阿根廷等多家医院的17位心脏外科医生自费来到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疗研究中心,向孙立忠学习这项新技术。
  
  今年,是孙氏手术问世十周年,孙立忠还在不断改进他的手术方法。“我们的改进在不影响最终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手术的难度,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这门技术,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孙氏手术的改进,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新型支架血管,将四分支人工血管和支架血管结合一体,减少手术关键部位操作的技术含量,简化了手术步骤。而另一个改进是将简化过去全部替换主动脉弓,改进保留头臂血管的主动脉弓替换术,简化了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病率。
  
  创新意识是“磨”出来的
  
  如今的孙立忠被称为是“安贞一宝”,在所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工作的30年间,他共主持完成心脏和大血管手术近万例。
  
  在从事大血管研究的最初阶段,孙立忠所在的血管外科中心只有10张病床,而且还是两个病区拼凑在一起的。随着他在这个领域的不断耕耘,以及医院和患者对他的不断认可,病床数也逐步增加到一个大病区40张床。
  
  在孙立忠的大血管事业逐步走上了正轨的过程中,“创新”是他一个非常闪亮的标签。
  
  孙立忠的创新意识,有点“时势造英雄”的感觉。
  
  当时主动脉手术的“血战”之名不是凭空捏造的。“以前手术一出血,护士就得在手术室和血库间来回跑,有的病人要输上万毫升的血,但是越出血,人体凝血的机能就越差,最后如果止不住就有生命危险。”谈起那时的手术情况,孙立忠仍然有些感慨。90年代初期,手术做完,医生的拖鞋经常被凝固的血液粘在了地上。所以为了防止溅血,上手术前医生都用塑料薄膜把手术服围上。
  
  为了减少病人大出血的危险,同时也减少大出血给医生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孙立忠想出了“自体血液回收输入技术”。
  
  从前手术时,病人的出血都被吸出来扔掉了,利用这套回输的方法,病人的血液被收集起来,然后再通过体外循环机输回患者身体。“那时想这个办法的目的特别简单,就是想着病人的血别丢了,只要病人身体里有血,就死不了人。”
  
  在孙立忠看来,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给了做大血管手术的医生们带来了一个信心。“它让医生们知道,做主动脉的手术不再那么可怕了。”
  
  从1995年到2005年,孙立忠差不多每年都有新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在主动脉手术。在孙立忠看来,喜欢在手术上想办法,跟他的经历大有关系。
  
  “很多方法,都是从艰苦的时候创造出来的。艰苦的环境是锻炼人的。”孙立忠参加工作时,还是我国医疗条件比较艰苦的时期,孙立忠的老师还经常带着年轻的医生修理手术器械,甚至还要自己打磨灌注针头。可以说,年轻时养成的“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的习惯,是孙立忠创新的基石。
  
  后来,一旦遇到手术上的困难,孙立忠总是变着方法地想办法解决,“病人就在那,即便没有现成的方法、器械,也要想办法把手术做成。在一次去新疆的手术中,孙立忠甚至用一片掰断的剃须刀成功进行了手术。
  
  孙立忠自称没什么爱好,因为觉得“浪费那些时间不值得。”在钻研大血管业务的时候,他经常24小时都呆在医院,白天做手术,晚上累了就躺在值班室,继续和同事聊天,但内容仍然离不开手术。
  
  “我觉得用心思很重要,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有时候是临床上遇到问题,综合看书,再结合先进的经验,才会产生灵感。”
  
  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在记者采访的这天中,孙立忠安排了六台手术,虽然有些只需要“场外指导”,但是各种事务性的工作还是时不时要打断采访。孙立忠每天从早上5点半就开始的一天,在这些事情的充斥下,似乎还是显得异常紧凑。
  
  即便如此,孙立忠在推动我国大血管事业发展上所下的功夫,也一点没有减少。去年,孙立忠的科室,单是急性主动脉A型夹层的手术就做了近200例,但是由于这个病发展太快,还是有38个患者,在急诊手术前就死亡了。
  
  对于这些没来得及手术的患者,作为医者的孙立忠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别人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我说我不怕这个。我去年做了200多个患者,还有30多人没来得及做呢。所以我一定得教会更多的徒弟,还有那么多患者等着呢。”
  
  孙立忠有一个信条,他也常跟身边的医生讲,“医生不是神仙,不能保证把所有病人都治好,但是医生要创造条件,使每个病人都得到救治的机会。”
  
  从1998年,孙立忠就一直致力于培养国内的大血管人才,坚持每年召开主动脉方面的会议和培训班。一开始,人们对大血管关注很少,有时即便只有10几个人来听讲座,孙立忠也还是认认真真作报告,积极推进大血管新技术的普及。
  
  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习班、进修生和研究生教育等方式培养人才,推动我国主动脉外科发展。可以说,目前全国所有开展主动脉外科的医生,都直接或间接的接受过他的培训,并在应用他所创新的技术。
  
  “我觉得只要努力去做,不断推进这个工作,就有更多的医生可以完成手术,让更多的患者不用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在家乡就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我国大血管发展有三个“不”
  
  多年的学科建设经验,也使孙立忠看到了很多大血管外科的问题。孙立忠认为,我国的大血管事业在临床治疗的方面,虽然和国外的差距越来越小了,但是也有差距。他将这些差距总结为三个“不”。首先是发展不平衡;其次是诊疗不规范;第三是治疗不及时。
  
  第一个“不”主要体现在,一些大的医院在治疗方面做得比较好,但是在研究方面,比如发病机制、预防以及重要脏器的保护方面却未同步。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医生之间的差距也很大。
  
  还有就是诊疗不规范,有些技术和规范在一个医院能实行,另外的医院就不行。第三就是治疗不及时。这些不及时造成一些患者根本就得不到治疗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三个“不”的情况。孙立忠除了通过多次举办培训班、讲座,还组织各省的大血管学科带头人出国学习访问,使他们自身能力提高,进而教会周围的医生,通过辐射式的传播,提高整体医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孙立忠还致力于推广大血管治疗的标准诊疗规范,通过制定一套科学的流程性方案,让各地水平不同的医生,也都能“按图索骥”似的救治患者,从而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孙立忠99%的时间谈的是手术、是学科建设,谈起自己时,却总是语速飞快地带过。当记者在采访快要结束时,几乎要将他定位为“极度热衷工作的和蔼医学专家”时,孙立忠却展现了他内心感性的一面。
  
  “这么多年,我要感谢我老师、同事、单位,他们帮助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都不是我最要感谢的。我最要感谢的是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信任。他们很多人找到我时,是抱着把命都交给我的决心。那个时代做手术成功的太少,做手术就意味着可能会下不了手术台,撒手人寰。这些他们都知道,却还是信任我,让我为他们做手术,这种信任是任何其他东西都不能比的。”
  
  带着这些信任,孙立忠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也许,就是这份沉甸甸的医患之间的信任,成就了这位中国大血管的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