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科学”流言不应只是灭火式科普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1-29 11:39:03   阅读量:0

只有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走在前面, 并在“伪科普”网帖出现之后及时辟谣以正视听, 才能有效减弱、遏制其传播和危害。

撰文/袁浩(资深时评人)

紫菜粉丝大米都可以用塑料制作?坐月子绝不能吹风?西瓜400天不腐烂,是因为喷了防腐剂?……近日,北京市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2017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十位院士和专家通过讲道理、摆数据、做实验等方式现场揭穿了这些流言真相。

从网络上了解、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已成国民常态,网络传播快、受众广、虚拟性强等特点,也使得互联网江湖里时常出现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现象。这些流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抓住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等公众最关心、与大家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极容易触动大家的敏感神经,有的流言、谣言人们心里明明清楚未必靠谱,也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点击、转发,导致病毒式传播泛滥。

针对网络上形形色色的“科学”流言,倘若没有专业知识做支撑,一般人很难做出正确判断,尤其是某些涉及民生领域的不实传言、谣言煞有介事地引用“权威”,拿所谓“事实”和“数据”佐证,甚至于“有图”“有视频”“有真相”,就更容易让人稀里糊涂、不由自主地相信了。此类“伪科普”不仅无益可谈,反而添乱、帮倒忙、害人不浅。因此,这就提醒大家对网上未经证实的“科学”流言要多长个心眼,不能“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病急乱投医”,不能不设防地当传言“二传手”,以免让自己和朋友圈中了流言的毒。

不可忽视的是,“科学”流言之所以有市场,与权威科普薄弱、乏力不无关系。只有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走在前面,并在“伪科普”网帖出现之后及时辟谣以正视听,才能有效减弱、遏制其传播和危害。因此,要建立常态预警机制,用科学常识将不实流言掐灭在萌芽状态;要建立有力应对机制,官方、权威部门、专家学者要正面回应,就有关现象做出科学、可信的解释,让谣言不攻自破;要发挥辟谣平台的功能,包括专家释疑、谣言库等,给广大网民提供自我科普、自我辟谣的路径。

对政府、科普等有关部门和方面来讲,向民众灌输、传授科学知识,防止科学流言,用评选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的方式,在特殊时点特殊环境下再次重点呈现相关流言,以另一种抓人眼球的方法出现,能够达到更好宣传科普知识的效果,未尝不可。

但要明白的是,“科学”流言远不止此次评出的“十大‘科学’流言榜”这么多,造成严重危害的流言,也绝不止此次“十大‘科学’流言榜”中的科学流言最大。有鉴于此,民众可以就与自己有影响、有关联的“科学”流言加以关注、了解和回避,而对其他与己关系不大的“科学”流言,少关注或不予关注。但对政府等科普部门而言,却不能止于此,而要对所有“科学”流言都加以关注和及时辟谣,尽量全面有效普及相关科学知识,弘扬科学正能量,以尽量减少相关“科学”流言对他人、对社会的伤害。

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榜”的发布,也提醒了政府有关方面,防止“科学”流言,减少“科学”流言对社会等造成伤害。最科学有效的办法,就是相关方面要切实负起责任、打起精神,把科普工作的功课完成于平时、完成于无形,因为流言出现后的灭火式科普,造成的一些伤害是很难有效挽回的,甚至是根本无法挽回的,需要有效改进。■

(本文转自《北京晨报》,原标题:《十大“科学”流言给人啥启示 权威科普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