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荒野求生?科学小记者掌握了这些秘诀!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5-06 16:28:34   阅读量:0

记者/慈玉鹏 编辑/刘昭 摄影/张星海

“参加了科学小记者活动后,我的女儿汪嘉变了。她过去经常看动画片,而现在,却总会看一些与科学有关的节目。另外,她的探索精神也变强了。比如说,她听了一些关于月球的事儿后,自己会主动去查找更多的资料,进一步地学习。”妈妈赵玉梅说。

4月21日一大早,赵玉梅带着自己小学3年级的女儿汪嘉,冒着雨出了门。虽然天气预告显示有雾霾,但是她们仍决定外出,去参加一次“探险”——“探秘房山·国际青年营之荒野求生”。

这是2018年的第一期科学小记者活动。

孩子敢说敢作了

北京国际青年营房山营地,位于京西南40公里的房山区韩村河镇以西龙门生态园,集拓展培训、住宿、餐饮、休闲、会议为一体。丰富的团队建设、户外运动、野外生存、水上项目、文化体验,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早晨9点15分,在北京国际青年营房山营地,执行导师陈帅的面前,站了两排孩子。他们穿着统一的黄色背心,上面标注着这个特殊团队的身份——科学小记者。

“我们来一次比赛,名字叫做‘远程搭建’。大家看我手里的这个皮套,它的张开或收紧,是由许多绳子控制的。现在,每个队员都要拿住其中的一根绳子,然后一起配合,用这个道具将地上的10个塑料杯子,移动到另一个区域。注意,期间绝对不能用手。”

▲科学小记者们正在做“远程搭建” 活动

比赛开始了。经过几次尝试,两队的科学小记者们都发现,这件事并不容易。只有大家动作都很协调,才能用道具控制好杯子。此时,2队的汪嘉发挥了关键作用。“我们一起往下,再往下,松,好!”在她的指挥下,队员们的步调愈发一致了。

“其实,汪嘉在过去并没有这么开朗。2016年第一次参加科学小记者活动的时候,她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躲在后面。但是参与了几次之后,她越来越敢说敢作了,成长了许多。”赵玉梅说。

另一位小记者的家长高壹明表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我就是做大专和本科学生的培训工作的。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性格都比较特立独行,对其他人考虑得很少,团队协作的能力较差。如果孩子们能够在小时候,多参加一些锻炼团队能力的活动,还是很有益处的。”

“目前在学校,这种活动并不多见。所以一旦有科学小记者的活动,我都会争取带孩子参加。今天,我的孩子本来是有英语补习课的,但是我们为了参加科学小记者的活动,没有去。”高壹明说。

半个多钟头之后,孩子们齐心合力将杯子挪到了指定区域,他们一同欢呼起来。之后,他们又完成了另一项团队比赛。

荒野求生

科学小记者们走进了一间教室,围着导师陈帅,坐了一圈。他们将上一节特殊的课——荒野求生。

“我们到户外探险,可能会遇到很多危险的动物,比如蛇、蜈蚣、蝎子、蜘蛛,等等。所以,当你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一定要学会观察周围的情况。如果发现有毒的动物,一定要迅速离开,”陈帅说。

“如果我们被毒蛇咬了,怎么办?”“用嘴将毒液吸出来。”面对导师的提问,小记者们回答道。陈帅摇了摇头,“这样做是不对的,被蛇咬了,绝对不能用嘴去吸。正确的做法是,用随身携带的打火石来取火,然后用高温对伤口进行消毒。当然这样只能暂缓,不能治愈。消毒后,我们需要尽快就医。”小记者们一边听,一边将老师讲的话记在本子上,为他们事后的报道积累素材。

此刻,陈帅拿出了一块三角巾,“如果在野外受伤,我们可以用这块三角巾进行包扎,有哪位小朋友能演示一下?”在上小学4年级的周子怡举起了手,她接过了三角巾,将其叠成了带状,然后绑在了另一位小记者的膝盖上。“很标准,”陈帅称赞道。

▲科学小记者周子怡正在演示三角巾的用法

互动时间到了,小记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我们到野外应该穿些什么呢?”“上身的话,我们可以穿冲锋衣,它不会被风和雨水打透。下身的话,我们应该穿一条光滑的裤子,比较容易清理。如果想进一步保护自己,可以戴墨镜和口罩,这样能将自己包裹得更严实一些,”陈帅说。

听完课程,小记者周子怡表示很有收获,“这些知识都很实用,到户外去玩的话都能够用上。”

“小记者”课堂

午饭过后,北京科技报资深记者李晶走上了讲台。

▲北京科技报资深记者李晶指导小记者写作

“小记者你们知道,什么是新闻吗?新闻用英文怎么说?”“NEWS”台下的孩子们回答道,“是的,NEWS有什么寓意呢?N是什么?有些同学好像知道,是north,北方;E代表的是east,东方;W代表的是west,西方;而S代表的是南方。合到一起,就是东南西北。它说明新闻的发生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我们新闻届的老一辈工作者陆定一先生,将新闻定义为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句话非常短,但是有三层含义。第一,什么是新近?就是指越新的事儿越好。第二,要报道的是事实,我不知道你们看没看过《焦点访谈》,这个节目的片头有一句话——用事实说话,真实是新闻的基础。第三,什么是报道?就是我们了解了事实之后,要去告诉更多的人。”

接着,李晶老师又讲解了什么是记者?什么是科学?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小记者?课程过后,科学小记者要在40分钟内,完成一项任务——写一则关于今天活动的报道。“你们所完成的报道,可以在网上投稿到北京科技报|科学加APP平台。投稿到一定的数量,你们将会晋级为资深小记者,甚至是首席科学小记者哦。”

一同参与课程的家长赵玉梅表示,“我认为对于孩子来说,写作能力的锻炼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要写好一篇报道,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观察,这也是一种能力。现在,我的女儿就写得越来越好了,而且每次写完,她都会主动跟我分享。”

作为一位母亲,她表达了自己的心愿,“科学小记者这个活动对孩子很有益处,我真得希望它能多举办一些。”■

更多小记者精彩文章
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