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问题疫苗事件引发溢出效应,需科学界发力

来源:    发布日期:2018-08-13 12:00:53   阅读量:0

此次疫苗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如何维系 和重建公众的信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 危机爆发时做好科普工作。

撰文/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此起彼伏,引发了公众愤慨。在事态平稳之后,有必要静下来总结或反思一下,我们能从此次事件中获取什么经验教训,进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首先就是信任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信任很容易丧失且难以获取。科学家和科学的捍卫者经常哀叹公众缺乏对科学的信任,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科学在这方面犯错误的危害,当然有时候科学也会被某些不法分子当成谋财害命的工具,他们以科学之名行欺世之举。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公众的信任具有天然的属性,认为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殊不知信任也是需要进行获取和培养的。一旦这种信任关系出现裂痕,再次进行修复就将难上加难,三鹿奶粉事件给国产奶粉带来的不是短期阵痛,而是市场消费的长期乏力,这其中也能看到公众信任缺失的影子。

这样的问题在疫苗方面也有所体现,比如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曾经刊发了一篇论文,指出MMR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但是后来因为没有其他科学家能够重复该实验结果,并且有充足的科学数据表明, 接种MMR疫苗不会导致自闭症,于是2010年,《柳叶刀》杂志作出撤回该论文的决定。但是这个站不住脚的结论在某些媒体报道和人群中仍然有存在的空间,进而成为某些反疫苗群体的证据。

安嫩伯格公共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信任甚至会带来严重的溢出效应,“对MMR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关联的错误认知会影响他们接种寨卡疫苗的意愿。在决定是否接受寨卡疫苗免疫注射方面,对MMR疫苗和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的错误认知的影响力要大过对寨卡病毒本身认知的影响。”其实这就是对一种疫苗的错误认知会对采用另外一些疫苗产生危险的溢出效应,进而损害整个行业,甚至是导致某些疾病的大流行。

研究人员认为,科学家经常研究的是,对MMR疫苗的错误认知会影响人们给孩子进行三联免疫的意愿,但是他们不太考虑这种错误认知所带来的危险的溢出效应。针对此次疫苗事件,我们也应该考虑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来防止这种溢出效应,避免因为对狂犬病疫苗的不信任而演化成对所有产品或整个行业的不信任。

与此同时,很多家长除了翻看自家疫苗本上是否有长春长生公司的疫苗之外,还在恶补很多疫苗方面的知识,但是其获取这些信息的途径也无外乎各种网络媒体,甚至是社交群里的口口相传。这实际上会误导他们对疫苗的科学认知。也就是说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比专家知道的更多,更有发言权。

不久前《社会科学与医学》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即那些自认为自己在药物方面有很多知识的外行在面对疫苗时更有可能信任那些非专家渠道的信息,我们可以称之为迷之自信。长远来看,这种现象会对疫苗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产生消极的影响。

此次疫苗事件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如何维系和重建公众的信任,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及危机爆发时做好科普工作。科普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普似乎是万万不行的,特别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科普。■